一、處理工藝 本項目廢水有機物含量高,易生物降解,B/C 比達到0.5,可生化性好,因此采用生物工藝處理是有效經(jīng)濟的方法。同時廢水采取必要的預處理及物化處理,盡量降低進入生物處理構筑物的懸浮物和油脂含量,確保生化處理的正常運行。 廢水首先經(jīng)過粗細兩道格柵,粗格柵設在進水口處,以去除廢水中較大漂浮物,細格柵設置在提升泵房后,用以攔截廢水中的碎毛發(fā)和部分懸浮物,格柵出水經(jīng)提升泵提升進入平流隔油沉淀池,一方面可以除掉漂浮的油脂、油塊,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大部分不溶于水、密度大于水的雜質沉淀下來。沉淀池出水自流進入曝氣調節(jié)池內,調節(jié)水量,通過曝氣充分混合均勻水質,同時進行預曝氣。廢水隨后進入氣浮池內,通過投加適當?shù)乃巹┗炷图訅喝軞鈿飧。顾械姆稚⒂?、溶解油及其他部分雜質、SS 得到很好的去除。氣浮池出水進入UASB 厭氧池進行生化處理,通過微生物作用將復雜的有機大分子物質降解為簡單的有機物。廢水經(jīng)UASB 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,有效去除COD 和NH3-N。氣浮池、UASB 厭氧池、接觸氧化池剩余污泥進入儲泥池濃縮后,在污泥脫水車間用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進行壓濾脫水,干污泥定期外運處置,儲泥池上清液和壓濾液回流到廠區(qū)污水系統(tǒng)進行再處理。 二、產品特點 1、埋設于地表以下,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,不需要建房及采暖、保溫。 2、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,其處理效果優(yōu)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(lián)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。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,對水質的適應性強,耐沖擊負荷性能好,出水水質穩(wěn)定,不會產生污泥膨脹。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,比表面積大,微生物易掛膜,脫膜,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,對有機物去除率高,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。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,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,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,產泥量少,僅需三個月(90天)以上排一次泥(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)。 4、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(guī)高空排氣,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。 5、整個設備處理系統(tǒng)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(tǒng)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(tǒng),運行安全可靠,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,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(yǎng)。 三、水產加工廢水的處理工藝 1、預處理工藝 由于水產加工廢水排放量不均衡,水質波動較大, 必須加強預處理措施,才能達到穩(wěn)定處理效果。 廢水經(jīng)格柵攔截去除水中的顆粒物,將魚皮、肉 屑、魚骨等固體分離出來再進入調節(jié)池,在池內設置曝氣裝置,具有脫臭、加速污水中油類的分離等作用,改善廢水可生化性,保證后續(xù)生物處理的效果。由于廢水中含大量油脂,應另行設置除油設備。所以預處理工藝為:格柵及提升泵房、氣浮池,水解酸化池。 2、A-A-O 基建費用低,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功能;能夠改善污泥沉降性能,減少污泥排放量;具有提高對難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,運轉效果穩(wěn)定;技術先進成熟,運行穩(wěn)妥可靠;管理維護簡單,運行費用低;國內工程實例多,工藝成熟。處理構筑物較多;需增加內回流系統(tǒng),增加運行費用。 3、生物接觸氧化 廢水經(jīng)聚鋁+聚鐵混凝處理后,能大大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,CODCr去除率和NH42N去除率都較高。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用焦炭作填料,生物膜生長較緊密,不易脫落,系統(tǒng)去除有機污染物的效果稍優(yōu)于多孔填料,而多孔填料去除氨氮的效果較焦炭好,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投加降解菌能加速系統(tǒng)的啟動速度,且處理時間短,處理效果好,系統(tǒng)運行穩(wěn)定。廢水經(jīng)處理后CODCr、BOD5、NH42N的總去除率也較高,各項指標均達國家標準。 4、CASS 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動力增大,效率提高,池內厭氧、好氧處于交替狀態(tài),凈化效果好。運行效果穩(wěn)定,廢水在理想的靜止狀態(tài)下沉淀,需要時間短、效率高,出水水質好。耐沖擊負荷,池內有滯留的處理水,對廢水有稀釋、緩沖作用,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機污物的沖擊。工藝過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據(jù)水質、水量進行調整,運行靈活。處理設備少,構造簡單,便于操作和維護管理。CASS法系統(tǒng)本身也適合于組合式構造方法,利于廢水處理廠的擴建和改造。脫氮除磷,適當控制運行方式,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。工藝流程簡單、造價低。主體設備布置緊湊、占地面積省。容積利用率低、出水不連續(xù)、運行控制復雜。 5、AB法 吸附池→中間沉淀池→曝氣池→二次沉淀池 曝氣池的容積較小,基建費用相應降低;污泥不易膨脹,達到一定的脫氮除磷效果;抗沖擊負荷的能力較強。構筑物較多;污泥產量較多。
本文連接:http://www.jxuda.cn/newss-1134.html
|